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,無論歡樂還是困難時刻,他們總是陪伴在我們身邊。然而,狗狗也有自己的情緒和感受,當他們感到焦慮時,可能會通過各種行為表現出來。作為負責任的毛爸媽,了解狗狗焦慮行為的警訊,並及時採取措施,對維護狗狗的身心健康相當重要。以下是狗狗焦慮行為的10大警訊,你注意到了嗎?

延伸閱讀:養狗貓前要深思熟慮的5件事情
狗狗焦慮行為1. 過度吠叫
狗狗通常會通過吠叫來表達需求或警告。然而,過度的吠叫可能是狗狗焦慮行為的表現。如果你的狗狗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頻繁吠叫,這可能是對環境變化或陌生事物感到不安。為了緩解這種焦慮,建議毛爸媽可以:
- 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
- 提供安全感
- 諮詢專業訓練師
狗狗焦慮行為2. 過度舔舐或咬自己
狗狗通過舔舐來清潔自己,但過度的舔舐或咬自己的行為可能是焦慮的信號。特別是當狗狗開始頻繁地舔舐或咬同一個部位,甚至導致皮膚紅腫或脫毛時,更需要引起注意。這種狗狗焦慮行為可能是由於環境壓力、分離焦慮或其他心理因素引起的。建議毛爸媽應該:
- 帶狗狗去看獸醫
- 排除身體健康問題
- 探索焦慮的心理因素

狗狗焦慮行為3. 破壞性行為
當狗狗感到無聊或焦慮時,可能會表現出破壞性行為,如咬壞家具、鞋子、電線等。這不僅會給家居環境帶來損失,還可能危及狗狗的安全。破壞性行為通常是狗狗試圖釋放積壓的能量或壓力的一種方式。為了防止這種行為,建議毛爸媽可以:
- 增加運動量
- 提供適當的玩具
- 安排互動遊戲
狗狗焦慮行為4. 逃避或躲藏
如果你的狗狗開始經常躲在角落、家具後面,或不願與人接觸,這可能是焦慮的表現。狗狗可能對某些聲音、氣味或環境變化感到害怕,因而選擇逃避。建議毛爸媽應該:
- 尋找導致不安的原因
- 創造舒適、安全的環境
- 耐心陪伴
狗狗焦慮行為5. 過度流口水或喘氣
在沒有運動或高溫的情況下,狗狗出現過度流口水或喘氣,可能是焦慮的生理反應。此時建議毛爸媽應該:
- 觀察其他焦慮跡象
- 諮詢獸醫

狗狗焦慮行為6. 食慾改變
狗狗的焦慮可能直接影響他們的食慾,表現為食量增加或減少。一些狗狗在焦慮時可能暴飲暴食,而另一些則可能拒絕進食。建議毛爸媽可以:
- 監測飲食習慣
- 尋求專業建議
狗狗焦慮行為7. 排泄失控
已經接受過排泄訓練的狗狗,突然開始在家中隨地大小便,這可能是焦慮導致的行為退化。特別是當家中環境發生變化,如搬家、新成員加入等,更容易引發這種狗狗焦慮行為。建議毛爸媽可以:
- 重新進行排泄訓練
- 給予足夠的關愛
延伸閱讀:寵物零食訓練獎賞-怎麼吃?怎麼餵?怎麼教? 5個小撇步

狗狗焦慮行為8. 過度依賴主人
一些狗狗在焦慮時會過度依賴主人,當主人離開視線時,立即表現出不安或恐懼。這種分離焦慮可能導致狗狗無法獨處,進而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。為了改善這種情況,建議毛爸媽可以:
- 逐步增加獨處時間
- 在離開時給予安撫

狗狗焦慮行為9. 過度挖掘
狗狗天生喜歡挖掘,但過度的挖掘行為可能是焦慮的表現。在室內,狗狗可能會在地毯、沙發上挖掘;在室外,可能會挖坑或破壞花園。建議毛爸媽可以:
- 提供適當的玩具
- 增加運動量
- 創造合法挖掘的區域
延伸閱讀:寵物野餐趣-3大準備輕鬆出遊!
狗狗焦慮行為10. 行為僵硬或顫抖
當狗狗感到極度焦慮或恐懼時,可能會出現身體僵硬、肌肉緊張或顫抖的現象。這通常是在面對強烈的壓力源時發生的,如雷聲、煙火或其他巨大的聲響。建議毛爸媽應該:
- 讓毛孩遠離壓力源
- 給予安撫和保護
結語
狗狗焦慮行為的出現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,包括環境變化、社會交往不足或健康問題。作為毛爸媽,我們有責任關注狗狗的情緒狀態,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。
當你注意到以上任何一種警訊時,建議:
- 諮詢專業獸醫或行為專家
- 制定合適的行為矯正計劃

狗狗的幸福取決於我們的關愛。通過關注並改善狗狗焦慮行為,我們可以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健康、快樂的生活環境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讓狗狗的生活充滿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還有更多關於家中愛犬的疑問~想發問嗎?
歡迎加入小犬威利生活圈,一起聊聊家中愛犬的大小事!一起讓毛孩吃得好一點,陪伴久一點!